健康知識 2024-09-05

你瞭解BMI、體脂肪、腰圍嗎?

國泰健康管理  健康管理科

 

健康檢查報告上看到BMI、體脂肪和腰圍,但卻不知道這些數字代表什麼嗎?其實,這些指標就像一面鏡子,反映我們的健康狀況。今天就來深入瞭解這些重要的健康指標,以及它們對身體的影響。

 

BMI(身體質量指數):簡單計算,全面評估

BMI(Body Mass Index)是由身高和體重計算出來的數值,根據衛生福利部的體位標準,BMI的分類如下:

  • 過輕:≦5
  • 標準:5~24
  • 過重:24~27
  • 輕度肥胖:27~30
  • 中度肥胖:30~35
  • 重度肥胖:≧ 35

BMI能透過身高和體重的比例,讓我們對自己的肥胖程度有個初步的概念。

 

 

體脂肪率:身體組成的重要指標

體脂肪率是指身體中脂肪的比例,體脂肪率的標準如下:

男生:<30歲-14~20%;>30歲-17~23%

女生:<30歲-17~24%;>30歲-20~27%

肥胖體脂率:男生≧25%、女生≧30%

體脂肪具有維持體溫、提供能量、保護內臟器官的功能,但是過多的體脂肪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。

 

腰圍:腹部肥胖的指標

腰圍能反映腹部脂肪的多寡,是評估腹部肥胖的重要指標,與代謝症候群、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密切關聯。根據衛生福利部的建議,成人腰圍的標準如下:

  • 男性:< 90 公分
  • 女性:< 80 公分

腰圍的測量方法很簡單,只需在肚臍上方約1公分處,用皮尺繞過腰部一圈測量即可。

 

為什麼這些指標會有異常呢?

  1. 飲食不均衡:高糖、高脂肪的飲食,會導致體重增加和脂肪堆積。
  2. 缺乏運動:運動不足會使身體代謝變差,導致脂肪堆積。
  3. 遺傳因素:基因也會影響體脂肪的分布及代謝,有些人的基因天生就容易胖,或脂肪容易集中在某些部位。
  4. 壓力和睡眠不足:壓力和睡眠不足會影響荷爾蒙分泌,進而影響體重和脂肪分布。

 

這些異常指標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多種危害,包括:

  • 心血管疾病:高體脂肪和腹部肥胖會增加血管硬化和中風的風險。
  • 糖尿病:過多囤積的內臟脂肪會阻礙身體利用胰島素的效果,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。
  • 代謝症候群:BMI、體脂肪率、腰圍是維持健康的觀察指標,這些指標容易導致代謝異常,進而產生高血壓、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問題。

 

如何改善這些指標?

其實只要從生活習慣慢慢改變,就有可能逆轉:

  1. 均衡飲食:遵循「我的餐盤」原則,多吃蔬菜、全穀類和健康蛋白質,控制油脂和糖分的攝取。
  2. 增加運動: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或騎自行車;還可以加入負重訓練來增加肌肉質量。
  3. 充足睡眠:每天保持7-8小時的睡眠,有助於荷爾蒙平衡和體重控制。
  4. 減少壓力:透過冥想、瑜伽或其他放鬆技巧來減少壓力,這有助於減少高糖及高脂肪食物攝取的慾望。

 

健康的生活方式從小改變開始,慢慢你會發現自己的BMI、體脂肪和腰圍回到了正常範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