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知識 2025-10-27

你的不快樂,都「腸」在這裡!



工作壓力大、情緒不穩?其實快樂與健康的關鍵,就藏在你的腸道裡。

為了調整生活步調,不少人會選擇透過補充益生菌,支持腸道保養,期待在忙碌中維持剛剛好的平衡。但你每天補充的益生菌,是否真的符合身體所需呢?

真正能帶來健康與快樂的,不是盲目堆疊保健品,而是將「健康」化為生活中的小習慣。當健康不再是被迫執行,而是你打從心底願意做的日常選擇,它自然能成為快樂的泉源――每個人每天都能在快樂中活出健康

別讓焦慮綁架腸胃,用快樂習慣與好菌照顧自己。

別忽視「腸道」防線,健康與快樂都與它有關

健康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,而腸道健康更被視為全身健康的基石。腸道菌叢的平衡,與保護力、代謝力、甚至情緒穩定都有密切關聯。醫學界甚至提出「腸腦軸」(Gut-Brain Axis)的概念,說明腸道菌群能透過傳導和反應機能,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。換句話說,你的快樂,或許也藏在腸道裡。

想要活得更健康自在,除了仰賴外在補充,日常習慣才是基礎。建議先檢視自己的生活型態,從以下幾點著手:

  • 均衡飲食:增加蔬果、全穀類與優質蛋白質攝取,減少高油、高糖與加工食品。
  • 補充足夠水分:每天補充 1500-2000 毫升水,有助於維持新陳代謝與腸道蠕動。
  • 減少垃圾食物:速食、含糖飲料及油炸物會讓腸道壞菌滋生,破壞菌群平衡。
  • 精準補充益生菌:依個人需求挑選適合的菌種,才能事半功倍,真正發揮效果。

益生菌迷思:不是越多越好,挑對才關鍵

過去,許多人認為「益生菌有吃就好」,一口氣補充各種菌種,甚至抱持「菌越多越好」的迷思;也有些人以為吃了益生菌,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大吃大喝。國泰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黃紀榕博士提醒:「益生菌不是越多越好,選對才重要!

黃紀榕博士長年從事腸道與癌症研究,提出「精準益生菌」的概念:例如,選擇補充可促進腸道蠕動的菌株;或者選擇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菌株。比起盲目堆疊菌種,精準補充才能確實回應需求。未來,益生菌將與健檢、腸道菌群檢測結合,進入「科學化、個人化」的健康管理新時代。


此外,益生菌之間並非單打獨鬥,人體腸道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,不同菌株之間有互助關係。如某些比菲德氏菌能分泌代謝物,能幫助其他益菌生長,進一步強化腸道環境。若能搭配益生質(益生元),更能提升效果,讓益菌效能更精準。換句話說,想讓益生菌發揮最大效益,不只是「補充益生菌」,而是要有完整的「營養鏈」,才能真正建立健康的腸道生態。

黃博士也強調,益生菌多半是「外來菌株」,不像原生菌能長期住在腸道裡,一旦停止補充,幾週內菌群就會有變化。因此,選擇好菌,精準持續補充,才能成為真正長遠的Happy Habit。

健康,不需要焦慮。比起追逐最新的保健品,真正能帶來長遠影響的,往往是日常的小習慣:均衡飲食、一杯水的補充、對身體的細心照顧。當健康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它自然就會帶來快樂。

健康,不在於「越多越好」,而在於「剛剛好、就衡好」。當適度的日常保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在快節奏生活中也能找到身心平衡,這正是「健康為快樂之本」的真正意涵。
——— Info ———

文章來源:康健雜誌
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93086

❤️ 敦御、敦平、富霖診所(敦南中心) ▸ https://page.line.me/cts1367i

❤️ 瑞成、瑞健、瑞宏診所(內湖中心) ▸ https://page.line.me/oqc9498q

❤️ 民安、泰安珍所(新竹中心) ▸ https://page.line.me/ytn5798f

❤️ 國泰功醫診所(台南中心) ▸ https://page.line.me/jwy1738j