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知識 2024-11-06

蔬果中的健康寶庫:代謝調控與慢性病預防

國泰健康管理  營養管理科

 

蔬菜和水果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,不僅能增添餐盤上的色彩和風味,還能為我們的身體提供各種必要的營養素。無論是補充維生素、礦物質,還是促進消化與健康,蔬菜水果的角色都不可忽視。

蔬菜通常低熱量且富含纖維,有助於維持消化系統的健康;而水果則富含天然糖分和抗氧化劑,如維生素C和多酚,這些成分對免疫系統、皮膚健康和抗氧化有益。此外,蔬果中的植物化學物質(如類黃酮、胡蘿蔔素,簡稱植化素)具有抗炎、抗癌及保護心血管的作用。

一下要吃這個一下要不吃那個,一下注意血壓一下注意血脂,是不是飲食的調控常常讓你感到頭昏眼花呢?偷偷告訴你一個最簡單卻又重要的小訣竅──那就是多吃蔬菜,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素都是能協助我們改善代謝的重要關鍵。此外,適當的水果也相當重要,一天1-2個拳頭大小的水果份量,讓我們攝取營養不過量。

番茄紅了,健康回來了:茄紅素、葉酸、肌醇的多重好處

「義大利的番茄紅了,醫生的臉就綠了」這句耳熟能詳的話,就是來自於番茄含有的茄紅素具有多種功能。具備良好抗氧化能力的茄紅素,在先前研究中發現對於代謝症候群來說,它的影響並不是單一的,它同時對於腰圍、血壓、血糖、三酸甘油酯都具有改善與調節的作用 (1)。當然要做義大利麵的番茄紅醬,就應該要熬煮新鮮的大番茄來做基底,並減少番茄醬的使用,才能吃到番茄酸甜,又能攝取豐富的茄紅素喔!

柑橘類水果富含的維生素B8,又稱作肌醇,還有葉菜類如莧菜、韭菜、茼蒿及茴香含有維生素B9,又稱作葉酸,這兩種維生素都能促進我們體內的代謝,並穩控血糖、血脂。近年來的研究也發現,這兩者對於脂肪肝帶來的實質助益 (2, 3),而當肝臟從脂肪的束縛中解開後,我們身體的各項代謝機能就會節節上升,重回過往高峰。

多元攝取不同顏色的蔬果類,可以攝取到豐富的植化素,每種顏色代表不同的抗氧化劑,有助於降低發炎和預防慢性疾病;所以除了上述所提到特別適合你的蔬菜水果外,也還是可以多方嘗試各類蔬果喔!

如何選擇和料理蔬菜水果

  • 選購建議:選擇當季且顏色鮮豔的蔬果,確保其新鮮度與營養價值。避免購買外觀有破損或過熟的蔬果。
  • 烹調方式:可將蔬菜水果生食、清炒、蒸煮或製成沙拉和果汁,以保持營養完整性。避免高溫烹調,避免營養流失。
  • 增加日常蔬果攝取量的方法:
  1. 在每餐中加入一份蔬果,如早餐中的水果、午餐的沙拉或晚餐的蒸蔬菜。
  2. 隨身攜帶水果或蔬菜棒作為小點心,取代高熱量零食。
  3. 將蔬果添加至日常飲品,如製作蔬果冰沙或蔬果汁。
  4. 嘗試每週加入新的蔬果種類,讓飲食更具多樣性。
  5. 除非有些特殊疾病,會受到專業醫療人員提醒要限量,不然蔬菜基本上就是多多益善;但水果含有天然糖,吃多了還是可能會成為身體的負擔,所以仍推薦每天吃的蔬菜份量要比水果更多囉!

每天至少攝取五份以上的蔬菜水果,不僅有助於均衡飲食,也能顯著提升整體健康。

 

參考資料:

  1. Senkus, Katelyn E., Libo Tan, and Kristi M. Crowe-White. "Lycopene and metabolic syndrome: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." Advances in nutrition 10.1 (2019): 19-29.
  2. Arefhosseini, Sara, et al. "Myo-inositol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cardiometabolic factors, anthropometric measures, and liver function in obese patients with non-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." Frontiers in Nutrition 10 (2023): 1092544.
  3. Sid, Victoria, Yaw L. Siow, and Karmin O. "Role of folat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." 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 95.10 (2017): 1141-114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