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知識 2024-09-23

腸道健康,從糞便檢查開始!

為什麼要做糞便檢查?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簡單卻重要的篩檢方式。

 

國泰健康管理  健康管理科

 

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

糞便潛血檢查是衛福部重要的癌症篩檢政策,用來檢測腸道內是否有潛在的健康問題,例如腸道出血、寄生蟲、痔瘡、甚至是大腸癌的早期徵兆。有助於在大腸直腸癌出現症狀之前,早期診斷早期治療,有效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。

 

糞便類型及其代表意義

糞便的外觀和質地可以反映出腸胃系統的狀況。根據糞便類型圖表,我們可以將糞便分為七種類型:

  1. 硬球顆粒狀:嚴重便祕,表示糞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過長,水分被過度吸收。
  2. 長條狀但表面凹凸不平:輕微便秘。
  3. 長條狀但表面有裂痕:偏向正常,只要再多補充水分即可。
  4. 長條狀且表面光滑:最理想的糞便類型,表示腸道健康。
  5. 鬆軟的塊狀:表示腸道蠕動過快,可能是因為飲食中的纖維不足。
  6. 軟泥糊狀:表示腸道蠕動過快,可能是腸道感染或腸躁症。
  7. 水狀:表示有腹瀉問題,可能是腸道感染或食物中毒。

 

沖水前看一眼,了解自己的糞便類型,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腸道健康問題,改善排便型態。

 

正常排便頻率及其解釋

因為每個人的消化系統和飲食習慣不同,排便頻率也會有所差異。根據衛福部建議,每天一次到每週三次都是正常的範圍,但是如果排便頻率突然改變,例如從每天一次變成每週一次,或是出現持續腹瀉,就需要進一步檢查來找出原因。

 

如何保持健康的腸道

除了定期糞便檢查外,還可以透過飲食和生活習慣來維護腸道健康:

  1. 多攝取纖維:蔬菜、水果和全穀類食物富含纖維,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,預防便秘。
  2. 多喝水:充足的水分可以幫助糞便保持柔軟,減少便秘的風險。
  3. 適量運動: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,幫助消化系統正常運作。
  4. 避免高脂、高糖食物:這些食物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和腸道問題。
  5.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:特別是對於年長者和有家族病史的人群,定期進行糞便檢查和有關的健康檢查非常重要。

 

糞便檢查是評估腸道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

藉由觀察糞便類型和排便頻率,我們可以及早發現腸道健康問題,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。讓我們以正面的態度看待這個過程,透過正確的知識和定期的檢查,共同守護腸道的健康!